(档案)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云南水利兵团
1969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以云南省农垦系统和华侨部门的20多个边境国营农场共9万余人为基础,批准筹备组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由于人畜、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的滋润,万物有水才能生活。
鉴于云南干旱,缺水,急需兴修水利储水的状况,因此,当即在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地区首先建立了5个“水利工程团”,大兴水利,修建水库,简称:“云南水利兵团”。
在批准组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和“云南水利兵团”时,是一件事,一个文件,分先后,仅仅有轻重缓急,战役、战术指挥之分,无需赘言。
所以,“云南水利兵团”以后都是冠名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名义招收水利技术骨干和大批知青等战斗成员。
“水利兵团”业务上主要依存由“云南省水利系统”“一条线”指挥,行政上由“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革委会”暂时领导,适时再划归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统一调配管理。
后来撤销了的“云南水利兵团”,几乎都合并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统一指挥管理了。
西双版纳地区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和“云南水利兵团”建制单位:
水利第一团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1974年8月并入一师六团、二十团
水利第二团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1974年8月并入一师十九团
水利第三团 西双版纳州景洪县 1974年8月并入一师四团
水利第四团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水利第五团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1968年2月8日
经过两次奔赴云南考察后,北京第一批由“北京中学红代会”发起、自愿报名的“55名中学生”,最后经过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亲自批准,北京市委周密组织,打着“首都红卫兵”旗帜,在天安门毛主席像前宣誓后成行,启程走京广线,奔赴云南,参加祖国继海南岛后第二个国防战备物资橡胶基地的农场开发建设工作。
他们历时14天,于2月21日到达“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勐龙东风农场”。
“北京55人”是第一批奔赴云南边疆农场屯垦戍边的北京“老三届”中学毕业生,由大约20所中学的中学生组成。其中男生34人,女生21人;高中生43人,初中生12人。至今(2011年8月25日)已死亡5男。
7月10日
云南省军管会向国务院报送:
《关于组织下乡知青插场计划的请示报告》,要求增加1.1万人的劳动计划,迅速把金鸡纳和橡胶生产搞上去。
云南无疑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垦区之一。
至1955年底,由至少4000多名被组织批准复员转业的现役官兵们已经开辟成了9个军垦农场。这些农场于1957年统一划归云南省农垦局统一领导。
至1960年底,云南省的国营农场已达90个,职工总数为7.8万人,总人口14万人。
到1963年全省农垦农场合并缩减为40个,职工又减少为6.5万人。
1969年3月2日,“珍宝岛事件”揭开了中国北部中苏边境争端。
毛主席、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备战备荒为人们”等一系列战备口号,似乎战争一触即发,需要时刻随时“备战,备荒,为人民”。
鉴于云南全省武斗尚未平息,又是亟待发展战备物资橡胶、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大后方,于是,适时加派劳动力就是必须的当务之急。
劳动力的首选是“全国待分配的城镇知识青年”,京、沪、川、滇等几个主要大城市理应首当其冲。
由于“文革”问题,全国“老三届”等一大批学生陆续“聚集”“蜗居”在城市。而城市已经没有那么多单位和岗位能够容留这么多“跟随共和国成长,根红苗正,有理想,有志气,身强力壮,无法无天,天不怕地不怕的青年学生们就业了,每个家庭就连吃饭都几乎成了第一大问题。”
这些学生上不了学,长时间的不就业,都早已经先后沦为城镇的社会青年了,时有打架,闹事的消息爆出新闻。如不亟待处理,城市生活的正常秩序随时都会被他们打乱而无法收拾残局。
如此看来,在当时,“就业分配,找饭碗”已经成了“火烧眉毛,虽然还能放眼未来,但实在是只能仅顾眼前的第一大问题了。”
边疆、农村“广阔天地”有劳动力需求,城市、城镇又急需疏散人口,转嫁危机。
于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很有必要”,“来一个动员”,“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等等一系列政治口号应时、应势、应运而生,给城镇知识青年们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在当时的局势下,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想得通的主动要求去,想不通的也得跟随着去。非去不可!
“各地农村的同志们应当欢迎他们去!”
请注意:“各地农村的同志们应当欢迎他们去!”“必须有人来正确引导和加强管理!”
这些年轻人精力充沛,力大无比,不管分配到哪里都是新生力量,都是新鲜血液,都是一支生龙活虎的战斗队,宣传队,工作队。
但要看引导和管理。
引导管理得好,他们会焕发出难以想象的极大的创造力。
引导管理得不好,他们也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强大的破坏力。
靠“谁”来引导管理?
“臭老九”不行了,靠党和人民,靠工农兵吧。靠党中央来引导,工农兵来管理。
“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这只能针对城市。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可以面对广大农村。
“中国人民解放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实行三支两军军管!”
这可以面对全国边疆农场,于是农场改为兵团是继续实行军管的延续。
在此历史背景下,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应运而生。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自成立之日到1974年底兵团撤消,所有财务都实行了三个渠道的财务管理。即中央拨基建投资,省军区拨国防军费,省财政拨流动资金。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原农垦总局、农垦分局、总场、农场、生产队的基础上,下辖组建4个农垦师,32个团(含5个独立团),116个营(含1师3个、2师4个共7个独立营),1038个连队,4个直属企事业单位(时有调配变化)。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所属团场集中在西双版纳州内。二师各团场分布在临沧地区内。三师大部分团场设在德宏州内,少数团场设在保山地区。四师辖下的团场分布在红河等地区。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建制庞大,下设农垦师、团、营、连、排、班建制。但并没有完全严格按照军队编制。有的团下辖20多个营,有的营下辖10多个连。每连虽然编制定员120人左右,但组建初期皆不足数,还为接收大批知识青年和复转军人、农工留有一定余地。
在全国10多个农垦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下,大多数兵团都把营作为常规建制。一个营相当于过去一个农场或分场,几百至上千人不等。
每个营除了下辖若干个连队外,还分别设有机务(连)队、基建(连)队、后勤(连)排、警卫通信排(班)、武装(连)排(班)、卫生队(所)、试验站(所)、小学校等视各地情况不等。
遵循毛主席“支部建在连上”精神,实施“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指挥枪的原则”,连队都是兵团最基层的组织,连队下设排、班。
至1972年年底,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干部、战士、职工共计18.7万余人,总人口达到了29.6万人(包括原农场9万余人)。
其中,累计接收了北京(8385人),上海(4.76万人,包括上海郊区青年农民2万余人),成都(16700多人),重庆(24400多人),昆明(7038人)等地的知识青年大约10.41万人(未含有短期到过云南转载他乡的知青战友),也除去了以后病退、困退、升学、走后门等各种形式陆续离开兵团或农场的人员。
现役军人干部是云南兵团的主要领导阶层。
其主要来源于全国各大军区到越南、老挝等地轮战、编制在“出国部队支队”回国的现役军人干部,还有一部分来自云南省军区、昆明军区的现役军人干部。
翻开现役军人干部的档案,出国现役军人干部大多数都有屡屡新战功,云南现役军人干部、地方南下干部也有不少老本,为此,干部队伍内部也时常有一点矛盾。
由于“解放干部”等因素,“根红苗正”的“出国现役军人干部”显然要比“有一点案底”的“国内现役军人、地方干部”“口大气粗”“备受重用”的多。
这些现役军人干部到兵团时,其中级别最低的为副连(也有排)级,大多数现役军人闹情绪不愿意到兵团来,在做思想工作调到兵团许愿承诺时,作为一种待遇鼓励,职务普遍都提升了一级。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现役军人先后到任在职的干部约为2700人。
在兵团总部机关的现役干部约为干部总数的80%以上,在各个师部机关的现役干部约为70%左右,在各个团、营部机关的现役干部约为50%上下。
此外,大多数兵团最基层连队都配备了1名连长、1名指导员共2名现役军人干部,副职大多为原来农场的地方干部协助。也有的连队只配置1名现役军人干部或缺编不配。
连队下设排、班,通常由老工人和表现积极一点的知青们担任班、排长。
班长以下不算干部,归军务部门管理档案。排长以上就开始称为干部,归档案为相应任免权限的干部部门实施管理。
现役军人在机关和连队与知青的大体比例约为1:35 — 1:100不等。
绝大多数现役军人干部虽然各自家中、本身都有各种困难,长期在外作战,大多感觉疲劳。但干起工作来却都是身先士卒,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表现出极强的党性原则和我军的优良作风,令人佩服。
也有一点现役军人干部居功自傲,军阀作风残余,时而也会和地方干部、战士、知青发生一点人民内部矛盾。
更有极少数现役军人“土皇帝”干部,身处知青成群的大山中,忘乎所以,无视一切,犯下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和罪行,也都已经受到了党纪、军纪的相应处理了,也都过去了。
地方干部大多数是原来农场的云南、湖南行政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地位明显低于现役干部,虽参与一定领导,但始终处于协助辅从领导的地位。
云南人和当地的老工人十分朴实无华,他们对你好起来,家里就是再清苦,仅仅有两个鸡蛋也会合盘托出送给你。刚到云南时,我们甚至会感到好像是生活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中,分外惬意。
各地知青各有各的脾气,总的相处起来特别义气。但大家总的趋势来说都是积极向上的,是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
也有一点知青年轻气盛,年幼无知,争强好胜,偶尔打一点架,闹一点事,偷一点鸡,摸一点狗什么的,有时还真动刀子拔份,甚至闹出了人命,这些事也都受到了现役军人干部、地方干部、老工人们的管教,也都一一过去了。
知青们本身具备英雄情结,所以特别尊崇有战功的现役军人干部,也尊敬有能耐的南下和本地的地方干部和老工人。
这些年长的现役军人、地方干部和老工人们也特别喜爱这些有一点文化知识,聪明,干活动脑子,不惜力气的知青娃娃们,大家和谐相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这个大家庭里。
在云南这块红土地上,在兵团各级领导和老工人的关心教育帮助下,各地的知青走出校门,初涉世界,闯荡江湖,在云南兵团4年半多一点时间里,都一点,一点的成长,成熟起来了。
鉴于全国“文化大革命”“混乱局面”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政治趋势日见平稳,全国生产建设兵团“现役军人干部”圆满完成了“军管”历史使命,但由于不善于掌管经济工作,时常因为工作思想方法等与地方干部发生矛盾争端,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工作局势发展,有必要暂时结束“边疆军管”,将经济工作领导权逐步转移给地方干部掌管。
1973年下半年和1974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采纳了总参谋部和农林部等部委、部门提议的“改变部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管理体制”的建议。决定把一些生产建设兵团逐步从大军区的建制中划分出来,归省、自治区直接领导,并分期分批撤消一些兵团的建制。
由于在1973年7—8月召开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上,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先后暴露出来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管理出现的诸多问题,如现役军人、地方干部捆绑吊打男知青,奸污女知青的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受到过许多中央负责同志的批评,并由中央派出调查组已经在查处审理中。所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被列入第一批撤消兵团建制之列。同时开会撤销的还有广州生产建设兵团。
1973年12月6日,云南省委、昆明军区两级党委向国务院、中央军委递交了《关于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移交云南省委领导的请示》。
请示报告指出: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是1970年初,以我省农垦系统和华侨部门的20多个农场9万余人为基础组建起来的。先后派去2300多现役干部,安置了10万多名知识青年。
根据当前发展形势的需要,为了把兵团的工作搞得更好,将兵团改由地方党委领导是必要的。
兵团领导关系改变后,为了适应地方体制和经济管理工作的特点。
我们的意见,撤消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和师、独立团的建制,省成立林垦总局,作为省委、省革委或林垦团。
总局到各团,都要建立政治工作部门,以加强对干部、工人和知识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各团还要建立武装部,有的配现役干部,加强民兵工作。
对兵团的现役干部,原则上分批分期地撤回部队,少数确需留下来的,按中央(1972)32号文件精神办理。”
1974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用电报正式批复同意。批复向下面广大干部战士传达时,简称为:“6.26电报批复”。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6.26电报批复”命令精神,即:
“同意云南省委和昆明军区党委意见,撤销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师、独立团编制,兵团改为农垦局,有关地州成立农垦分局,团成立农场,2350名现役军人干部撤回部队!”
2350名现役军人干部除了极少数人留在农场生活外,绝大多数人撤回部队重新分配工作,原兵团建制先后陆续撤销,改为国营农场,体制改革任务全部完成。
至此,“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历时4年半,应运而散。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欢迎知青朋友们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欢迎朋友们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